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 >

江西公安机关:护航生态安全 建设美丽江西2023-08-15 17:53:13 | 编辑:admin | 来源:东方资讯

周欢


(相关资料图)

8月15日,江西省公安厅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近年来江西公安机关护航生态安全、建设美丽江西有关情况。

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近年来,江西省公安机关先后组织部署‘昆仑’‘清风’‘清河’‘鄱湖护鸟’‘长江禁渔’等系列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犯罪,全面推进长江大保护工作,共破刑事案件2.38万起,为护航生态文明建设、高标准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贡献了公安力量。”江西省公安厅党委委员、副厅长、一级警务专员胡满松介绍。

加强矿产资源保护

江西是全国生态文明试验区,也是矿产资源大省,生态优势、资源优势明显。近年来,江西公安机关开展“昆仑”、稀土行业整治、打击非法采砂等一系列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矿产资源领域犯罪,护航生态经济发展。

严打突出犯罪。针对全省矿产资源分布特点和非法采矿犯罪规律,省公安厅多次组织开展行业性、区域性专项打击整治,重点打击非法开采稀土、锂矿、砂石、金矿、瓷土等国家战略性保护、高附加值矿产资源犯罪。今年以来,全省共侦破矿产资源领域刑事案件159起,打掉犯罪团伙17个,抓获犯罪嫌疑人340人,形成了强有力震慑。

构建安全防线。全省公安机关聚焦矿产资源富集区、在采矿山周边、废弃尾矿洞坑等重点区域,矿产开采、存储、加工、运输等重点环节,矿产行业从业等重点人员,综合运用“人防+技防”手段,大力开展宣教防控。积极会同行政主管部门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联动执法工作,加强日常巡查和阵地控制。在矿区周边开展设卡、夜查、加密巡查,加强矿产资源领域矛盾纠纷化解。

密切协同治理。联合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检察院等部门出台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领域“行刑衔接”工作机制,不断强化打击矿产资源犯罪法治保障。对于群众举报的重大问题线索,省公安厅会同省级行政主管部门深入基层,现场调查、现场交办,取得很好的示范效应。对于工作中发现的行业监管漏洞,及时提醒建议,发出《公安提示函》,督促行政主管部门落实监管责任,不断推动矿产资源保护源头治理、综合治理水平提升。

加强古树名木保护

江西古树名木资源丰富,现有古树名木12万余株,这是江西的宝贵财富。全省公安机关发挥自身优势,依法履职尽责,坚持“以打开路、以打促防、以打促治”总体工作思路,及时侦破一批破坏古树名木犯罪案件,取得了明显成效。

广辟线索来源。会同省林业、住建等部门,对近几年来全省审批采伐古树名木、特别是采伐死亡树木信息进行了全面梳理,对公安机关办理的涉古树名木违法犯罪案件开展“回头看”,深入分析研判,发现可疑线索,为严打犯罪提供支撑。

实施精准打击。紧盯重点案件,坚持挂牌督办与实地督导相结合,实行跨区域、跨警种、跨部门联合作战,“全环节、全要素、全链条”打击破坏古树名木犯罪行为,行动以来,全省公安机关侦破破坏古树名木刑事案件14起,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尤其是抚州市公安机关成功打掉以吴某荣为首、长期盘踞在广昌县周边、通过注射除草剂“毒杀”古树名木的犯罪团伙,起到了强大震慑和教育作用。

推动源头治理。积极开展类案总结分析,对案件侦查中发现的管理问题和风险隐患,及时通过预警提示、联席会议、信息共享等机制,提醒行政主管部门加强监督,堵塞漏洞,推动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有力措施,进一步规范了全省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

加强鄱阳湖保护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在长江流域发挥着调洪蓄水、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特殊生态功能。江西省公安厅历来高度重视鄱阳湖的治安稳定和生态保护,创新建立“大湖治理”新机制。

创新建立鄱阳湖区联谊联防机制。由于湖区交界市、县多、管理部门多,为了解决“九龙治水”现状,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委政法委的统一部署下,2003年,成立了省公安厅等8个省直部门及南昌、九江、上饶3个设区市12个滨湖县(市、区)党委、政府参与的联谊联防工作机制。各地各部门由各自为政到通力协作,严防严打湖区非法捕捞、非法采砂、非法猎杀候鸟、非法围堰等突出问题,湖区逐步由乱到治、由治到安。

创新建立鄱阳湖联合巡逻执法机制。在水面,牵头农业农村、水利、交通运输厅、林业等部门,设立1个省级、1个市级、12个县级联合巡逻执法点,对湖区水域实行全年度、全天候的联合巡逻执法,现场发现问题、查处案件、调处纠纷。在岸线,建立“护渔”“护鸟”队,常态化巡查守护。在出入湖区交通要道,设立联合检查站,盘查可疑人员和车辆。在沿湖村庄,与重点乡村开展支部共建,推动基层治理,构建了水面、岸线、道路、村庄四道动态巡逻防控网络。

创新建立智能化综合防控机制。新建省级联合巡逻执法办公用房,联勤指挥中心、无线应急通讯专网、雷达监控等系统,实现对湖区情况的动态监测、实时掌握和可视化指挥调度。推动沿湖各地建设鄱阳湖智慧管控平台,实现对全湖区雷达光电实时监控预警,打造“水面巡、岸线防、网上查、空中飞”的立体化、智能化水域综合防控体系新品牌,湖区治理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水域治安持续稳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加强长江大保护

针对破坏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非法捕捞、非法采砂等突出问题,从2020年6月开始,部署开展了为期三年的打击长江流域非法捕捞、非法采砂犯罪专项行动。今年,又部署开展“平安水域”“长江河道非法采砂专项打击整治”等专项行动,向非法捕捞、非法采砂犯罪发起了新一轮的凌厉攻势。

强化破案攻坚。坚持以打开路,以“零容忍”的态度重拳出击,聚焦组织化、团伙化的违法犯罪,紧盯非法捕捞“捕、运、销”、非法采砂“改、采、驳、运、销”等环节,综合运用提级侦办、异地用警、挂牌督办等措施,将打击的矛头对准非法捕捞、非法采砂的幕后组织者、获利者和保护伞,全力摧毁涉渔涉砂违法犯罪全链条。

强化联动协作。会同农业农村、水利、市场监管等部门成立打击涉渔涉砂违法犯罪联合指挥部,高频率开展情报会商、联合执法,联合整治非法制售渔网具、船舶改装等问题,就发现的问题通过发送提示函等方式推动行业主管部门进行源头治理。深化长江中游警务协作协议落实,与湖北、安徽、长航等公安机关密切协作,建立“一江三省四警”警务协作机制,完善信息共享、会商研判、案件移送等制度,提升打击合力。

强化防控宣传。根据非法捕捞、非法采砂违法犯罪活动特点,针对性加大夜间重点水域、场所、部位、通道、车辆、船舶的巡防排查力度,全力挤压违法犯罪空间。通过电视等传统媒体,微信等新媒体,推送公益短信、无人机播报、民警深入沿江沿湖村庄,广泛宣传长江大保护、禁捕禁采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典型案例,努力营造“共抓大保护”浓厚氛围。

据介绍,2020年6月至今,全省公安机关共侦办涉渔涉砂刑事案件1052起,打掉团伙164个,其中部督案件19起,6起涉渔涉砂案件被公安部、最高法院、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列为打击非法捕捞、非法采砂典型案例。据监测,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已增至1200多头,多年未见的稀有鱼种重新出现,长江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关键词

上一篇:机器人技术研究院(对于机器人技术研究院简单介绍) 最后一页下一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