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向双)在鄂西边城来凤县,腊肉不仅是当地人餐桌上的美味,更是承载着地域特色的产业符号。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来凤县中小腊肉加工企业面临产销对接不畅、政策享受不及时等难题,该县今年探索实施“税i看”涉税数据应用项目,以精准的数据服务为这些企业破解发展瓶颈,让深山里的腊肉香飘向更广阔的市场。
数据“画像”,为企业精准“把脉”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以前总觉得自家腊肉品质好,但就是找不到扩大销路的突破口,多亏了‘税i看’,帮我们看清了问题所在……”恩施州腊冬至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唐浩碧感叹道。
这家成立于2019年的小微企业,以传统工艺制作土家腊肉,产品在本地小有名气,但多年来一直停留在“小打小闹”的规模。
在推进“税i看”项目时,该县税务局首先将目光投向了这类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小微企业。通过提取企业近三年的所得税申报数据、发票开具信息、增值税缴纳情况等涉税数据,为该公司绘制了一幅清晰的“经营画像”。
报告中不仅清晰呈现了企业的营收波动规律、成本构成比例,更通过与同地区、同行业企业的数据比对,指出了其在原材料采购效率、销售渠道拓展等方面的短板。
靶向施策,架起资源对接桥梁
基于“税i看”的精准数据支撑,来凤县税务局并未止步于“指出问题”,而是进一步为企业量身定制了帮扶方案。
针对腊冬至食品公司原材料采购集中的问题,税务工作人员一方面结合涉农税收优惠政策,为企业讲解农产品收购发票的规范使用方法,帮助企业“轻装上阵”;另一方面,通过共享税务部门掌握的产业链数据,为企业牵线搭桥,帮助其与上游企业达成“错峰采购、以销定产”的合作协议。
“现在我们与养猪场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每个季度根据销售计划分批采购,资金压力小了,原材料品质也更有保障。”唐浩碧算了一笔账,通过优化采购模式,企业的资金周转效率不仅提升了,生产成本也降低了。
产业升级,激活区域经济动能
在来凤县,像恩施州腊冬至食品有限公司这样受益于“税i看”项目的企业并非个例。自“税i看”项目推行以来,税务部门已为辖区内50余家中小微企业生成了定制化“税情报告”,涵盖了生姜、藤茶、特色养殖等多个本地特色产业,帮助企业解决各类发展难题。
如今,走进腊冬至食品公司的新厂房,更先进的生产线正有序运转,包装车间里印有“来凤特产”字样的产品即将发往全国各地。唐浩碧感慨道:“‘税i看’不仅帮忙打开销路,更让我们看到了把家乡味道做大做强的希望。”
来凤县税务局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化“税i看”项目应用场景,计划将社保缴费数据、出口退税数据等纳入分析体系,为更多中小微企业提供从政策辅导到资源对接的全链条服务,让涉税数据的“金钥匙”,打开更多市场主体的发展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