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晚上,红塔区研和街道玉屏社区新寨村的深井抽水机突然“罢工”,导致整个村民小组出现断水。该社区监委会委员张飞进和新寨村党支部书记张开有检查了已经修好的深井抽水机。
张飞进说:
(相关资料图)
“新寨村供村民生活用水的储水池主要依靠这口深井补水,现在即使修好了,抽水能力也大不如前了。”
张开有补充介绍,2009年为解决人畜饮水,在杨梅树沟打了一口深井,自2018年以来这口深井出水量逐年减少,现在一天24小时断断续续只能抽水30立方米。面对这一突发情况,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及时电话区消防救援大队。
红塔区大营街消防救援站政治指导员廖丰云道:
“接到求助后,大队第一时间调派研和街道政府专职消防队为该村送水。”
为确保群众喝上干净水、放心水,该专职消防队事先对消防车水箱进行了清洗。次日早,为350余名群众送水25吨的1辆消防车停在了村口,村民们纷纷提桶取水,并对及时送水、送水到家的3名消防指战员竖起了大拇指。该村距专职消防队12公里,在确保行车安全的情况下,指战员5次快速往返于山路间,及时将5车水送到村,帮助群众尽快渡过难关。
这是驾驶员秦绍龙的深刻体会:
“因消防车车身长、载水重且路况欠佳,开车时注意力要保持高度集中,稍不留神就容易出现刮蹭等事故……”
5月4日,玉溪市委副书记、市委统战部部长潘玉良为共青团玉溪市委与市消防救援支队牵头组建的“玉溪市抗旱救灾青年突击队暨志愿服务队”授旗。据悉,作为“市抗旱救灾青年突击队暨志愿服务队”分队的红塔区消防救援大队,此次已是授旗以来第3次为辖区群众送水,力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绝不让任何一名群众喝不上水。
自去年秋末至今,红塔区自然降水明显偏少,特别是自2月以来持续高温干旱。截至4月10日,高温干旱天气已导致6个乡(街道)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3038公顷。
党有号召,团有行动。面对旱情,“玉溪市抗旱救灾青年突击队暨志愿服务队”分队——红塔区消防救援大队第一时间启动预案,迅速调集人员装备,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党员突击队、团员突击队模范带头,全员全力以赴投入抗旱救灾工作。仅5月4日至16日,全区消防救援队伍抗旱送水保民生就出动5次,出动车辆7辆(次),出动人员26人(次),送水155吨,解决1050余名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
红塔区消防救援大队党委把抗旱救灾作为当前最大的政治责任和民生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大队、站成立由主官担任指挥长的消防抗旱救灾指挥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保障;
旱情持续,时刻绷紧火灾防范这根弦,及时研判旱情特点,掌握形势变化和任务重点,朝前防范化解重大消防安全风险;
落实“一体化”值班值守要求,建立旱情信息直报机制,每日收集分析全区消防救援队伍抗旱救灾信息情况,加强一线指挥调度和跟踪督导,确保第一时间掌握灾情情况、第一时间快速反应。
针对红塔区有重旱至特旱的实际,大队党委委员、大队主官挂点督战,深入实地指挥抗旱送水工作,按照“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在确保一线执勤力量充实的基础上,2个城市消防救援站调配1车5人专门保障复工复产红塔工业园区、企业、农村抗旱保苗基本用水,充分发挥7个乡街道政府专职消防队点多面广、车小轻便、机动灵活的优势,主动向旱情最重、地势最偏、需求最急的乡镇村庄倾斜延伸,不间断保障偏远山区和农村地区群众民生用水。
针对关系民生重点企业和“老、弱、病、残”特殊群众缺水的实际,大队建立“一对一”服务保障机制,实行免费送水和应急救助服务,同步开展消防安全宣传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活动,不断强化群众安全用火用电用油用气意识和逃生自救能力。
同时,全区消防救援队伍全面强化应急准备。围绕主汛期将至、旱涝急转的形势,优化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加强2支水域救援站级分队,切实从思想上、战术上、装备上做好防范应对准备。
围绕森林火险等级较高的形势,组织队伍对森林火灾致灾机理、装备、技战术等进行专题学习、专业培训和实操实训,扎实开展林区重点目标、水源设施、周边情况熟悉工作,加强与地方扑火队的联勤联动联训,确保一旦遇有森林火灾,有效开展周边保卫、供水保障、物资调运等工作。
▌来源:玉溪消防
▌编审:法青林
▌复审:张继升
▌编辑:赵珺珺、李子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