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今年4月,凤山县成功入选“2025年乡村振兴道地药材发展示范县”,是广西唯一获此殊荣的县份。如今,这块金字招牌正转化为强劲动力,推动凤山将中药材产业打造为富民增收、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
近年来,凤山县依托本地丰富的药材种质资源,持续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截至2025年,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已稳步增长至1.62万亩。其中,十大功劳可采收面积达2900亩,罗汉果、莪术等新品种示范种植也初见成效。今年前三季度,全县中药材产量突破2000吨,产业规模与影响力同步提升。
产业的快速发展,吸引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广西农学院等多家科研机构前来调研合作,进一步夯实了凤山在中药材领域的技术基础和行业地位。
在科技赋能方面,凤山县参与的“岩溶区生态经济型中药材种植模式创新及应用”项目,荣获2025年度广西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一成果为当地药材种植的标准化与生态化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将推动中药材产业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轨道。
面向2026年,凤山明确中药材产业发展新路径。全县将重点推进三门海镇谋屯村、金牙瑶族乡干存村、坡茶村等道地药材基地的维护工作,并积极推广核桃林下套种十大功劳的复合种植模式。
同时,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大力发展金毛狗脊、百部、巴戟天、石斛、小黄姜、白芨、黄精白术等多品种药材,力争全年中药材产量突破3500吨,增速达10%以上。
此外,产业链延伸计划也在稳步推进。凤山将重点建设中药材产地加工基地、饮片炮制工厂等,推动产业由“原料输出型”向“产品输出型”转型升级,持续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快讯]阳光电源:关于部分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股份的预披露_新视野](http://www.xcctv.cn/uploadfile/2022/0610/20220610101018368.jpg)
























